近年來因中國大陸市場受阻,備受壓力的國內農漁產品,透過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可減免出口關稅,降低成本,提供市場准入,鼓勵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加速商品流通,提高生產和銷售效率,比其他貿易對手更有競爭力;也可以讓企業和消費者能夠,更好地獲得範圍更廣、價格更具有競爭力的商品和服務、新技術和創新實踐;還可降低成員國之間發生衝突的可能性,確實有助於拓展國外市場。
謹以重要漁產品出口國越南和澳洲為例,說明簽訂雙邊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對拓展外銷市場的實質益處:
經濟持續高成長的越南在外交及經貿方面,大抵維持與各方交好,以國家利益優先的態度,目前是東協各國中,FTA簽最多、最完整的國家。這些年越南政府積極洽簽雙邊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並充分利用各個自貿協定、《全面與先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來推動農漁產品生產及出口,成果斐然。
根據統計2022 年越南農林漁業出口總額超過 530億美元,農產品達225.9億美元,林產品169.3億美元,漁產品109.2億美元,畜牧業4億美元,越南更成為僅次於中國和挪威的世界第三大海鮮出口國,其中養殖產品占相當大的比例。該國政府為推動可持續的水產養殖,同時積極適應氣候變化,還特別制定「2021-2030年國家水產養殖發展計劃」,並提出多項具體目標:到2030年,水產養殖產量達到700萬噸,年出口創匯達120億美元。
越南FTA簽最多、最完整
隨著2020年8月EVFTA生效,歐盟立即取消越南85.6%稅項之關稅,相當於越南對歐盟出口金額的70.3%,其中對蝦、硬蛤、鮪魚和魷魚獲益最多,2021年越南對歐盟水產品出口大幅成長,達到10億美元以上,比2020年成長12%。EVFTA有望在2020-2040年間,幫助越南水產品出口市場規模,每年成長約2%。
越南在簽署CPTPP及 RCEP後,由於市場開放、簡化程序和減少貿易障礙壁壘,為越南水產品出口到日本、加拿大和中國等主要市場提供新的商機,不僅鮪魚出口到CPTPP市場的金額達1.36億美元,成長48%;加拿大也成為越南蝦類的第三大進口市場,占越南對CPTPP締約國市場蝦類出口總額的22%;墨西哥成為CPTPP成員國中,越南巴沙魚最大的進口國;日本也是越南水產品第三大出口市場;中國大陸則是越南第一大貿易夥伴及第二大出口市場,其中火龍果等水果產品佔越南出口總額的90%,荔枝佔越南出口總額的80%,中國大陸也是越南巴沙魚第二大出口市場(僅次於美國)。2022年,中國進口越南巴沙魚近30萬噸,進口額超過7億美元。
澳洲是經合組織中農業補貼最低的國家之一,澳洲農業以出口為導向,72% 的農產品用於出口,為了保持澳洲農產品出口的競爭力,這些年政府積極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澳大利亞目前有 17 個自由貿易協定生效),這些協議帶來了一系列好處,包括為澳洲出口商提供更好的關稅和配額准入。解決貿易和生產扭曲的農業補貼,促進生產率增長,例如牛肉是澳洲最大的出口農產品,而澳大利亞最大的牛肉出口目的地之一是日本。當 JAEPA 生效時,澳大利亞獲得了優於其競爭對手美國、加拿大和紐西蘭的關稅優勢,2020-21 年澳洲四分之三的農產品貿易,都運往澳洲的自由貿易協定夥伴,澳洲 2022 年農產品出口達781億美元(穀物、油籽和豆類一直是出口成長最快的部分),其中中國大陸是最大的單一出口市場(150.1億美元)。
近來由於高通脹導致美國和歐洲的需求下降,越南正積極向CPTPP成員國,出口更多海鮮產品。另,在全球通脹不斷上升下,隨著中國大陸對進口食品取消與新冠疫情相關檢查的複雜程序,中國大陸將成為2023年越南海產企業最有潛力的市場。不只水產品,2023越南果蔬出口有望增加兩成,有望達40億美元的目標。
這些年蔡政府在推動與他國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並不順利(目前臺灣FTA 覆蓋率僅只13.6% ):2021年9月即申請加入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迄今仍無動靜;即便蔡政府最引以為傲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非FTA)並未納入關稅調降(可提升台灣產品輸美競爭力)、市場開放,只談貿易便捷化、反貪腐、服務業國內規章等12項體制面議題,目前台灣輸美農產品逾60%未能享有零關稅,競爭力自然不及與美國簽訂FTA國家農產品;蔡政府應以國家利益為優先,積極尋求兩岸關係和緩,並與他國洽簽(FTA),為台灣商品尤其是農漁產品,創造更有利的商機,相信有助於緩解國產農漁產品經常性失衡,穩定農漁民收益。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