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對美國的負面報導,果真是對的嗎?
全世界正處於美中對抗與新冷戰時期的開始,許多媒體的報導給人們一般的印象是:中國躍進,美國經濟衰退。而且很多人透過報導,對於美國有著負面的認識,亦即:美國政治兩極化,貧富差距嚴重,因為醫療保險不足,有很多人因為生病而無法去醫院,在先進國家中,美國是壽命最短的國家。
但是,最近英國的經濟學人雜誌就做了特別的報導:《美國令人驚訝的經濟成績之教訓》。經濟學人以廣範圍的統計經濟為基礎所做成的這個報導,就把美國經濟在這30年所達成的顯著成果刊載出來。
美國經濟的突出-這30年來的進步
如果從經濟指標的國內總生產(GDP)來看,美國去年在世界所占的比率是25%,這和30年前是同一水準。假如我們把《在這一個期間,中國經濟躍進、印度與巴西也大幅成長》都加以考慮的話,美國在經濟上可以說是善戰之國。如果與其他先進國家加以比較的話,那麼美國的成就是更加明確。在先進七國家(G7)當中,美國經濟所占的比率從1990年的40%增加到去年的58%。美國一個人的GDP 在30年前,比西歐國家多24%,比日本多17%,在去年則比西歐國家多30%,比日本多54%。舉一個例子來看,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的卡車司機比葡萄牙的醫生賺得更多。
在美國的GDP 當中,社會福利的支出從1990年的14%,至2019年時上升到18%。2021年的美國貧窮率是7.8%,這是美國人口調查局開始進行貧窮比率之調查的2009年以來的最低一年。
美國所以會有傑出的經濟實績,其理由是:有龐大的市場,有豐富的資源,容易創業。美國的勞動生產性在這30年之間,增加67%,超過歐洲的55%與日本的51%。
美國的大學具有世界的競爭力,根據英國時代雜誌的大學評價,全世界上位的15個學校當中,有11間是美國大學。美國政府與民間的研究發展之支出占美國GDP的3.5%,超過許多先進國家。美國在2021年,有540萬家公司創業,創過去最多的紀錄。當個人創業失敗時,個人所支付的代價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37個國家當中是最低的。
親美是台灣應走之路
美中對抗當中,台灣的親中人士有所謂的疑美論。而台灣許多親中的媒體也極力醜化美國,尤其中國對美國的批判、抹黑乃至挑戰更是化成實際行動。不過,一看英國經濟學人的報導,即可一目了然並非如此。依照作者研讀美國憲法的經驗,其實美國正是一個言論、報導自由的國家,所以其國內的任何問題馬上會被報導出來。因此,占在美國這一邊,是對台灣最大的保障。這只要看經濟學人的報導,大概就可以猜測出美中對抗的結果會如何。或許如同曹興誠董事長所說的,這將是台灣離國家正常化所剩下的一哩路。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