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皇帝拿下台灣之後,對南明鄭氏王朝軍隊宣布所謂「遣籍還鄉」,把跟隨鄭成功打天下的明末漢人軍隊,先送回福廣老家,避免留在台灣是禍根,但又擔心這批人回中原會持續作亂,一不作,二不休,再把這些軍隊送到中俄黑龍江邊界,看守邊界,從此在北地終老。
清帝國國祚兩百多年,但是,國力走了一半就不行了,百病叢生,等到老外炮艦來敲門,才知道執政百年來,自己真的不用功,原因很簡單,武人怕死,文人貪財,墨守陳規,失去創意,底層老百姓不愛國了。根據英國文獻紀錄,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沒有衣服穿的老百姓泡在楊子江裡,趁機打撈落水死人的衣物財產,每當英國軍艦擊沉清國炮艦,老百姓就開始鼓掌高歌,讓英國海軍感到奇怪,當時清國老百姓不只是不愛國,根本就是痛恨中國。
毛澤東知道這一段清國歷史,他也看到國民黨政權問題很大,八年戰爭使底層更苦,辛苦底層百姓變成老共奪權的溫床。
老毛打贏內戰,開始學習清康熙,企圖奪下台灣,可惜韓戰打亂陣腳。其次,老毛擔心倒戈的國民黨軍隊不會效忠,左右為難之際,選擇老蔣之路,攘外必先安內,暫停攻打台灣,先把倒戈國軍送到北韓當砲灰。所以,上海一整批沒有冬衣的國軍被送到北韓「抗美援朝」,全部凍成冰棍,這種屠殺國軍故事,卻被老共謊言美化成愛黨愛國。
愛屬於感情的正面,真正的愛來自關懷寬容,這些不是老共可以給的,所以只能從反面創造恨,來爭取愛。
老共最擅長製造敵人,因為必須有敵人,才可能凝聚激進愛國主義,於是,打不死的國民黨加上保護國軍的美國,就成為現成的敵人。
過去,清帝國被老外欺負的故事,全部成為激勵愛國主義的動力,更是編造謊言材料,簡單說,紅色政權從開始到現在,七十年來,從未降低排外性格,用「現代義和團」盲目愛國者,稱呼老共政權更恰當。
愛與恨其實是情感的兩種極端,當你愛某事物時候,其實無須恨某事物,可惜,當愛與恨掛在一起,情感就被扭曲了,今天中共治下的小粉紅,就是愛與恨被扭曲的一群人,更是盲目的愛國主義者,這些人從生出來,就被愛國程式設定為小粉紅,經過嚴格考核,才可能放洋,這些小粉紅有辦法出國念書,證明自己的家庭,肯定非富即貴,在黨國眼內現在或未來,都不是反賊,只有少數真的來自普通家庭,立場會被外面世界改變,最後成了老共的敵人。
從日本餐廳事件到倫敦鋼琴事件,流蕩海外的愛國小粉紅,學習習近平到處亮劍,自認為是替祖國長志氣,揚威海外,沒想到帝國主義不吃這一套,小粉紅處處踢到鐵板,而且讓祖國顏面掃地,聽說,黨開始變臉了,突然發出文章準備整頓愛國小粉紅。
愛這種東西,沒有好或壞的區別,最怕的是盲目示愛,或者愛過頭,最後變成極端的恨,小粉紅應該醒悟,愛中國不吃香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