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國內旅遊【專欄】新加坡拼觀光策略值...

【專欄】新加坡拼觀光策略值得台灣借鏡

Date:

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公佈,2022年人均GDP分別為:新加坡為79,426美元,香港為49,700美元,台灣為35,513美元,經濟嚴重停滯的現象令人憂心。

所以、拚經濟不能只靠喊喊口號,而是要有一套很周詳的計劃,更要以阿根廷30年內(1945~1975)從世界最富國,變成最窮國引以為戒。台灣桃園機場捷運建了20年、台北大巨蛋棒球場「孵」了20多年仍未建成、中研院生技園區也發生難產,這難道沒有不可告入的內幕嗎?

公共建設延宕,充份反映台灣「失去的20年」的痛苦,民粹內耗、基礎建設停滯、留學美國學生人數驟減、工資低落、人才流失、人均GDP居四小龍只贏韓國,不管誰當選總統,都要面對這些困境,藍綠長期的惡鬥,立法院議事效率不彰,被朝野違反常態,且不透明協商制度所綁架,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導致政局動蕩不安,外商的投資意願不高,導致薪資停漲,就業機會降低,經濟必然惡化。

被形容鼻屎大的新加坡,2021年的人口為545.4 萬,近三年多來,受到疫情的衝擊,2023年外國觀光客還能維持一定數量,高出亞洲國家甚多。疫情前的2015年,到訪新加坡的各國觀光人數都是高達15,231,469人以上,是新加坡人口數的三倍。說實在的,新加坡給各國觀光客的感覺,就是安全,乾淨,沒有語言障礙,土地面積只有台灣的57分之一的新加坡能,「中華民國」台灣有什麼不能呢?

隨著時代的變遷,喜好自由,越來越多年輕揹包族群日益増多,中央的觀光部應透過各縣市政府的整合,責令各縣、市、鄉、鎮、區公所觀光部門,聘雇真正有能力,舉薦對觀光產業專業有熱誠的專才,依各縣、市、鄉、鎮、區等各不同特色的觀光景點加以宣傳促銷,尤其是觀光產業是近乎零污染產業,怎能忽視呢?

有經驗的觀光大使,真正專業的【擦亮台灣品牌】的觀光顧問(Tourism Consultant),絕不能容許特權透過關說,或是酬庸的性質,經由專業觀光顧問的感動行銷手法,將台灣各縣市鄉鎮具有不同特色的觀光景點,透過有效的整合與規劃,設計成各不同促銷的包裝,與各不同的套裝,必能吸引各國的觀光客。

發起行銷台灣全民運動帶動觀光潮

並大量印製免費的中、英、日、韓、印尼、泰國等各國語文的觀光索引,放置於台灣各縣市鄉鎮村里的大小旅館櫃台,民宿櫃台,寺廟服務台,各黨派的民代服務處,及台灣各民眾服務中心,各縣市觀光局服務中心(Information Center),全台灣各縣市的觀光處,中央的觀光局,全台灣從事國民旅遊的旅行社等,有效的把台灣推銷出去,把行銷台灣當作台灣人的社會運動,因為、全世界的外國政府都是這樣做的。

文明的國家,是由一群社會菁英所組成的政府,帶領人民邁向一個具有前瞻,可預期充滿光明面的未來,可憐的台灣,卻倒過來的總是由人民背著無能近乎植物人的政府拖著走,碰上這樣一個全世界最無能的政府,台灣人才會這麼辛苦。

1974年,由美國前飛虎(Flying Tiger)退休上校Kirk Henderson,留在台灣發行的一本叫做This month in Taiwan(見下圖)旅遊指南,最興盛時期,每個月發行量高達20萬本,在全台灣各大、中、小觀光旅館的櫃台,都可以免費索取,任何一個來台的觀光客,只要手上有這一本This month in Taiwan,都能夠比任何一個台灣人更瞭解台灣,內容可以說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只可惜Kirk Henderson在台灣辭世後,雖然由他的台籍太太Meiling小姐接手繼續經營,可惜難以維生,這本以「This month in Taiwan這個月在台灣」之所以能夠免費被索取,主要是靠全台灣各行各業的贊助廠商,以委託刊登產品的廣告收入,作為全台灣各大、中、小旅館及各大小飯店的維持免費索取,類似這本自1974年迄今,以廣告收入作為維持該刊物的營運模式,頗值得觀光部作參考。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黃育旗
黃育旗
現任台灣小留學生家長協會秘書長。出生於一貧如洗的偏僻農村,從稍微懂事到開始讀小學,從未摸過「錢」長成什麼樣子。因緣際會分別和美國人以及荷蘭人一起工作長達25年,對西方人的文化、思維及敬業態度,有深刻的體會,也開啟了寬闊的國際視野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