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
當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再次入主白宮,標誌著「川普 2.0」時代的到來,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格局隨之進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動盪期。在第一任期內,川普以減稅與鬆綁監管為號召,贏得了華爾街與主流民意的青睞。然而,第二次執政的頭幾個月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高關稅政策引發經濟戰爭、大規模驅逐移民計畫付諸行動,以及對跨大西洋盟友的敵意態度,讓國際社會震驚。身為《經濟學人》主編的詹尼·明頓·貝多斯(Zanny Minton Beddoes)在《GZERO世界》播客(podcast)中與主持人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深入對談,剖析了這一經濟浪潮的全球影響。本文將基於這場對話,結合相關觀察,探討川普 2.0 政策帶來的挑戰與變局,並試圖預測其對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的深遠後果。
經濟戰爭的開端:關稅政策與市場動盪

川普的第二次任期迅速展現出強烈的保護主義傾向,與首任期以談判為導向的關稅策略形成鮮明對比。根據播客內容,川普對美國最大貿易夥伴與盟友實施關稅,包括加拿大與歐洲國家,引發市場波動與報復性措施。這種做法與首任期通過《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實現經濟整合的模式大相逕庭,讓人質疑其戰略意圖。貝多斯指出,川普自1980年代起便公開支持對日本徵收關稅,如今將這一理念擴展至更廣泛的國際範圍,這一轉變出人意料卻又在意料之中。
然而,經濟邏輯似乎未能完全支撐這場關稅戰。貝多斯強調,貿易戰中的「以牙還牙」報復通常導致各方受損,而非帶來實質利益。尤其針對加拿大與歐洲的關稅,缺乏明確的經濟正當性,供應鏈整合可能因此受阻,影響全球產業運作。她進一步質疑,若川普意圖通過高關稅迫使盟友降低壁壘,這一策略的效果尚不明朗,因為現已見到印度等國預先提高關稅以應對美國威脅,顯示局勢可能進一步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曾威脅對歐洲葡萄酒與香檳徵收200%關稅,這種「幼稚園式」回應不僅加劇緊張局勢,也凸顯政策缺乏長遠規劃。貝多斯認為,戰後以最惠國待遇為基礎的全球貿易體系正受到挑戰,這不僅威脅美國自身的經濟利益,也可能動搖其在國際經濟中的領導地位。
地緣政治的轉折:盟友疏遠與敵人示好
川普 2.0 的經濟政策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地緣政治轉變。貝多斯在對談中提到,川普對歐洲盟友的態度從施壓轉為霸凌,特別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副總統J.D. 萬斯(JD Vance)的演說被視為對歐洲的公開敵意,讓與會者震驚。這種行為甚至波及普通民眾,例如她父親這樣不關注國際事務的85歲長者,也對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態度感到不可置信。
更令人擔憂的是,川普一度切斷對烏克蘭的軍事與情報支持,雖在沙烏地阿拉伯達成協議後恢復,但這一舉動讓歐洲質疑美國作為北約支柱的可靠性。貝多斯指出,歐洲正因應此變局加速防務建設計畫,德國新任總理弗雷德里希·梅爾茨(Joachim-Friedrich Martin Josef Merz)甚至與聯盟夥伴達成協議,大幅提升國防預算,這是數十年未見的轉型。然而,這種改變並非單純的正面發展,因為歐洲開始擔心美國可能長期敵對,進而探索獨立防務路徑,例如波蘭討論部署核武或核共享計畫。
另一方面,川普對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友好態度與對中國大陸相對溫和的姿態,與其對盟友的強硬形成對比。貝多斯認為,這種「親敵疏友」的策略可能削弱跨大西洋關係的價值基礎,長期看來將損害美國的外交影響力。歐洲領導人如英國首相施塔默(Keir Starmer)與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雖努力修補關係,但憤怒與不信任已悄然滋長。
全球影響:經濟與技術的雙重衝擊
川普 2.0 的政策不僅影響經濟與地緣政治,還與當前技術革命交織,共同塑造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貝多斯將當前局勢描述為三大衝擊:地緣政治動盪、經濟體系重塑與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每一個衝擊都足以載入史冊,而三者疊加則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她特別提到,AI的進展可能改變全球權力結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若缺乏新的國際合作框架,將加劇不平等。
在經濟層面,川普推動的關稅與貿易戰可能破壞戰後80年來以自由貿易為基礎的秩序。貝多斯強調,美國從中獲益匪淺,卻因誤解而試圖推翻這一體系。她認為,川普的「零和遊戲」思維——認為他國的成長即為美國的損失——是根本誤判。雖然她支持政府精簡與減免不必要開支的改革,但對高關稅導向的經濟政策持保留態度,認為這將損害美國與全球的繁榮。
技術衝擊方面,AI的快速發展可能加劇經濟與地緣政治的緊張。若美國與歐洲在貿易與防務上分道揚鑣,技術合作的機會將減少,影響創新與競爭力。貝多斯警告,當前局勢下的不確定性可能讓企業裹足不前,拖慢全球經濟復甦步伐,這一影響或將延續數年。
結語:未來之路與轉型挑戰
展望未來,若川普持續其激進政策,跨大西洋關係可能面臨長期裂痕。歐洲或將加速自立防務與經濟體系的建構,美國則可能因孤立而喪失全球領導地位。貝多斯認為,最樂觀的情景是川普政府態度軟化,歐洲感謝其推動防務成長的壓力,但現實更可能是雙方關係惡化,貿易戰與地緣政治衝突加劇。
然而,世界已因技術與地緣變局而改變,單純回歸1945年後的秩序已不現實。新的國際機構與合作模式亟需建立,以應對AI時代的挑戰。川普 2.0 的經濟浪潮雖帶來陣痛,但也可能迫使全球重新思考經濟與安全的平衡點。貝多斯呼籲,無論美國政策如何演變,國際社會應攜手應對當前三大衝擊,否則後果難以預測。這場風暴的結局,仍取決於各國是否能超越零和思維,尋找共贏之道。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