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專欄】墜落的氣球不是危機...

【專欄】墜落的氣球不是危機核心

Date:

2月6日,德國每日新聞報導,「這場危機的核心不是墜落氣球本身」,中國類似偵察氣球以前也飛抵過美國領土,中美兩國的衛星,每天都在收集對方的數據,並沒有發生公開的碰撞。據說,2019年中國南部戰區也曾出現過類似空情,雷達發現了一個具備動力的高空氣球,判斷為偵察氣球,於是調動一架殲-10C戰機,來執行攻擊任務,最終用一枚PL-10空空導彈擊落氣球。

2月4日(周六),美國戰鬥機以一枚「響尾蛇」導彈,擊落了飄過美國上空的中國氣球,這是最近數日全球媒體的報導焦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這個「中國的無人飛艇是民用性質,完全是因為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是個意外事件,並沒有對美方的人員和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所以也有一些媒體稱之是「流浪」氣球。美國防部長奧斯汀說:「……美國戰機在美國領空南卡羅來納州沿海水域的高空,成功擊落了中國發射的偵察氣球。」既然是偵查氣球,那麽就是故意進入美國領空,執行任務的「飄航」氣球。

筆者沿著事件的尾聲,也來議論幾點,與讀者分享……

歐洲媒體憂慮中國間諜氣球

2月6日,德國世界報報導,鑒於發生在美國的氣球事件,聯邦德國也擔心來自中國的疑似間諜氣球。報導稱:「中國抗議疑似間諜氣球被擊落。」與此同時,美國正在分析其領土上的碎片——聯邦政府也首次就此問題發表評論,對疑似中國間諜氣球在美國的事件表示關切。聯邦德國政府新聞和信息辦公室副發言人沃爾夫岡•畢希納(Wolfgang Büchner)說:「我們註意到有關中國氣球飛越美國領空並被擊落的報導」,柏林希望「這一事件不會導致美中關系進一步緊張或升級」。對於「德國是否已經發生過類似事件」的問題,發言人表示:現在針對德國進行評估「為時過早」,「我們沒有可以提供的調查結果。」

同日,法國新聞臺採訪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談話內容充溢著對中國氣球的不信任,以及對氣球背後的中國政府不信任。記者有問:您說這是氣象飛艇。但是該飛艇飛越了建有核彈頭發射井的蒙大拿州美軍基地的上空,飛越路線還經過馬姆斯特羅姆空軍基地。言下之意,難道這只是巧合?純屬偶然?按正常人的思維,懷疑間諜氣球有錯嗎?

氣候變化信息的情報價值

中國氣球的目的,令美國嚴重懷疑,美國指責中國利用氣球從事間諜活動,「是中國的偵察氣球」。中國辯解道,這是由於「不可抗力」而偏離航線、並且無法控製的研究氣球。據北京稱,該氣球並非用於間諜活動,而是用於氣象研究。

美海軍搜索墜落氣球殘骸
美海軍搜索墜落氣球殘骸

雙方對於氣球起到什麼作用各執一詞,問題是,掌握與探測各大洲各大洋區域氣候的特征變化,是否屬於國家安全類情報?

地球物理學家將大氣空間分為5層,對地球生態產生最直接影響的是「對流層」,是指海平面至10千米;「平流層」在10-40千米之間。風、霜、雨、雪等氣候現象,是發生在地表低層大氣(對流層)中的天氣現象。

世界氣候急劇變化,引發安全風險日益增加,比如:日益減少的水資源和糧食供應,引發各國爭奪,同時連年引發跨境移民的浪潮;在高溫和幹旱氣候下,伊拉克和阿爾及利亞等國,因化石燃料帶來大幅度經濟下降與損失;還有水資源缺乏引發的沖突,中東與北非,大約60%的地表水資源是跨界的,巴基斯坦和印度長期存在水資源爭端,在湄公河流域兩岸的一些國家,也因水資源貧乏產生矛盾。對於這些情況,美國英國媒體都有相關報導,世人時常可以從各種媒體報導中了解到。氣候變化已成為威脅人類持續穩定發展的隱憂,也成為不少國家嚴重的安全問題。

氣候變化威脅國家安全的觀點並不新鮮。早在奧巴馬執政時期,已經有過類似的表述,並敦促美國國防部門考慮氣候風險。拜登政府也曾發布:「著眼於研究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的關系,這標誌著美國的政策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即把氣候變化置於國家安全政策的中心。」

這個結論,顯然不是我們這些平常人能鑒別與確定的,借此提出來疑問,擺出問題,讓行家專家來分析與判定。

布林肯推遲「訪華」的幕後

美國國務院表示,在間諜氣球事件發生後,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推遲了原定於 2 月 5 日對北京的訪問,並稱「只要條件允許」,訪問將補上。對於布林肯推遲訪華行程,中方外交發言人表示:「事實上,中美雙方都沒有宣布過什麽訪問,美方發布有關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我們予以尊重。」中國駐法國大使也在一次採訪中表示:……「直到布林肯作出上述表態(推遲訪華行程)前,中方從未宣布他的訪華計劃。」

在去年年底印度尼西亞舉行的 G20 會議上,拜登總統與習近平在會談中同意通過定期雙邊會晤來舒緩緊張的關系。歐洲媒體也有報導,布林肯將攜帶四個議題訪問中國,一是要求中國政府釋放「無辜」的美國公民;二是表達美國對「中國擴充核武庫」的擔憂;三是推動雙邊進行對話,展開多領域合作;四是俄烏戰爭的相關話題。其中可以得到兩個重要信息,一是避開了臺灣問題;二是三個議題都是美國施壓中國,只是一個議題是加強對話(中性話題)。

中國針對布林肯訪華計劃,不卑不亢、不熱衷不積極,這顯然不僅僅是臺面上的那些話題,重要的是背後的功課:1月29日,美國防長奧斯汀訪問菲律賓和韓國,在中國看來,是美國利用朝鮮半島局勢,在菲律賓擴展征用四個外島,建立軍事基地,在中國周邊施加軍事壓力。是月末,美國政府進一步對華為動用封鎖令,「切斷美國供應商與華為之間的所有聯系」。1月31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訪問日本期間表示,「今日發生在歐洲的事情,明天就可能會發生在東亞,」警示中共政府不要重蹈俄羅斯覆轍之意明顯。2月1日,美韓兩國當日進行了聯合空軍演習,其中動用了「美國戰略武器」,美國明顯地擺出了陣勢,演繹著美國進入亞洲戰場的準備工作,劍指何方?不言自明。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訪菲

盧沙野一番話,道出了幕後真相:美方近期進行了很多反華活動,包括軍事、科技、臺灣等方面。在軍事方面,美國糾集了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國家,構建對抗中國的軍事包圍圈,在菲律賓增設軍事基地。美國政府進一步升級了對中國私營科技企業的封鎖製裁。在臺灣問題上,美國加大了對臺軍售力度。美眾議院議長計劃4月出訪臺灣。這些都侵犯了中國的核心利益。在盧看來,「所謂的訪問並不合時宜。」

這就是中國對布林肯訪華不熱情不積極的真正原因,而美國只能借助於間諜氣球事件,表達了「推遲訪華」。

美中博弈無處不在

美中沖突,是兩國的整體行為,而不僅限於一件事,一個氣球、一塊芯片、一臺ASML光刻機……,這些都可能引發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關系緊張與沖突。

美中交惡由來已久,從價值觀的碰撞開始。2013年6月8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美國南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與習近平舉行非正式會晤,習近平的一些提法,與他的前任胡錦濤、溫家寶都不同。溫家寶在歐洲訪問時說:「民主和自由的普世價值不僅僅是西方文明獨有,也是人類文明的共同成就。」他還一再強調:「中國民主製度會依照國情循序漸進發展」。習近平卻不再提「普世價值」,也不提政治改革,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夢」,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並提出,共建新型大國關系,即尊重各自選擇的社會製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求同存異,包容互建,共同進步。其中明確強調了「社會製度和發展道路」,公開表達了不迎合西方民主價值觀。川普執政時期,美中在經濟領域的貿易戰全面展開,美中交惡,步步升級。拜登執政以來,從貿易戰,到科技芯片斷供,再到南海、臺海軍機軍艦對峙。

對美國而言,中國是排在俄羅斯之前的最大地緣政治挑戰——這場沖突會變得多危險?不是一個間諜氣球的問題,沖突的加劇與升級似乎可以想像的。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田牧
田牧
本名潘永忠,上海人,曾任職上海企業工作。九十年代初定居德國,積極參與民運同時,亦筆耕不輟。現任職網路媒體歐洲之聲主編。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