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享受,且有一定的禮儀,有專業的調酒師(Bartender),又稱酒保,或酒吧侍者,宴客者總是希望達到賓主盡歡的氣氛。
西方人的習慣,喝酒大概分成飯前酒,飯中酒,飯後酒,飯前酒大概有啤酒、白酒、紅酒,或是各種飲料,通常白酒必需是冰的,如果預定當天喝,而且事前可以預估大約會有幾個客人,可以事前放置於冰箱。如果是一場大約會有20個人的聚會,必需事先準備一個大冰桶,並備妥冰塊,事先放置於冰桶,喝白酒大都是搭配海鮮餐。
而紅酒(Red wine)大致上分成Dry或Sweet,意思是比較澀,或是帶有一點甜,喝紅酒大都不用冰,冰的紅酒喝起來感覺會走味,喝紅酒大都搭配肉類,如牛排、豬排、羊排、或雞肉、鴨肉、鴿肉。
比較正式的飯局大都在晚餐,正式的晚餐,主人大都會請專業的調酒師,穿梭於現場逐一服務客人,逐一幫客人調每一個客人喜歡的飯前酒,如男女都適合,也比較常見的琴湯尼(Gin Tony)就是通寧水加琴酒,或血腥瑪麗(Bloody Mary),就是番茄汁加蘇聯著名的伏特加酒(VODKA),螺絲起子(Screw Driver),也是蘇聯的伏特加酒加上柳橙汁,再加點冰塊。
飯前酒還包括紅酒,和白酒,啤酒,以及其它沒有酒精的飲料,喝紅白酒和啤酒的人,就不用麻煩調酒師,飯前酒大都是站著,主人都會穿梭於客人間,一邊聊天,一邊喝酒,但絕不會灌酒。
飯中酒、就是正式要坐上餐桌前,主人會請大家坐上餐桌,這時所有的客人都必需把飯前酒的杯子,不管是否喝完,都必需把酒杯放置一邊,比較正式的餐宴,餐桌上都會放置客人的名牌,每位客人都必需找尋標示自己名字的位子坐,如何編排坐位,也是一門學問。
接著就看當晚的菜餚是肉類,還是海鮮類,若是肉類,大都搭配紅酒,若是海鮮類,大都搭配白酒,白酒一定要冰,紅酒大都不能冰,西方人喝酒的習慣,大都是第一時間會互相敬酒,説一聲Cheers(可以解釋隨意或乾杯),或是說To your health(意思就是祝你健康),西方人沒有不斷互相敬酒的習慣,能喝多少,自己甄酌。
飯後酒、當飯局結束後,通常有部份客人會先行離開,無意離開的客人,可能會想多逗留久一點,這時主人可能會請留下來的客人再喝一小杯的飯後酒,飯後酒大都是(COGNAC)白蘭地(Brandy)系列,如V.S.O.P,或是XO,抑或是XTRA,甚至是奶酒之類的。
喝不同的酒,都必需用不同的酒杯,這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氣氛、更是一種情趣的享受!特別是遇有男主人生日,或女主人的生日、抑或是結婚紀念日,主人可能為了讓賓主盡歡,會再以一小杯年份較久的白蘭地,請所有的賓客品嚐。
感佩文明國家的公僕公私分明,一絲不苟,特別是各國外交人員,或是外商主管,所有宴客的酒品,都是公費購置,在每一次的宴請賓客後,都必需記錄宴客的來賓姓名、職稱、日期,以及逐一記錄每一次、每一種酒品的量,並在每一瓶剩餘酒類的玻璃瓶子外,以顏色筆畫上記號,並標示宴客的日期,作為向日後繼任者清楚的交待,真是令人感佩!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