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外交戰場,夾雜著金融戰爭,中共拉攏拉丁美洲巴西,阿根廷等大國,直接搞人民幣結算,大張旗鼓,發動台灣紅色媒體及名嘴大外宣,趁機對美元下手,三番兩頭把美金打成落水狗,大打美元衰落的認知作戰,可惜,很快被貨幣專家打臉,連中共自己的專家也不願意贊同。
試問,排在一籃子貨幣尾巴的人民幣,靠著美金支撐價格,卻要打倒美金,這不是矛盾嗎?居然沒有先挑戰歐元,或英鎊,一下子跳過這些貨幣,要幹掉排第一名的美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打認知作戰而已,最近,外交與金融市場煙硝瀰漫,從美中兩強互打的增損來看,美金地位短期內無法撼動,中共這一戰已經失敗。
巴西總統魯拉本來就是左派總統,親中必然,目前,巴西經濟和幣值連續貶值,阿根廷也是一樣,貨幣每天看貶,最重要的是,這兩國財政不佳,滿滿欠債,而且欠美金,利用本幣和人民幣對接,把持續貶值的貨幣推給中國,中國和這兩國用本幣結算,倒楣當然是中國,簡單說,中共犧牲中國人的血汗錢,換取外交勝利而已,這和人民幣與盧布兌換,一模一樣,幫盧布躲過制裁,佔便宜的是俄羅斯。
歐盟國家對中國立場轉向
其次,歐洲外交戰場上,駐法大使盧沙野一席話,不只傷害了中東歐國家主權之外,完全把歐洲國家打醒,對於習近平企圖拉攏歐洲取代美國戰略,全部破滅,即便習近平趕快與烏克蘭總統通電話,否決盧沙野的一席話,修補關係,但是,很顯然無法止血,在此之前,義大利已經表態要放棄「一帶一路」,認真看待台灣的關係。
義大利是南歐國家中最早與中國來往的,可以說是中國進入歐洲橋頭堡,十年前,義大利喜迎中國大力投資,挽救低迷經濟,中國人也大氣購買義大利名牌,知名酒莊,如今這些與中國消費有關的商店卻一一倒閉,所謂「成也中國,敗也中國」,十年前霸氣要買下歐洲的中國暴發戶,現在又回到貧窮,義大利當然感受中國從崛起到衰敗的氛圍。
德國因為BNW辱華事件,也發現中國這個國家不可理喻,人民更是非理性,長期和這種國家來往,風險很難估算,本來,德國還在美中兩強之間游移,但是,經過上海車展事件,德國正在覺醒,並加入抵制中國晶片製造。
至於法國,情況更加複雜,為了挽救經濟,馬克宏選擇向中共靠攏,卻沒有使民調回溫,還惹怒了美國,馬克宏似乎忘了,想要賣給中國空中巴士,挽救經濟頹勢,不惜得罪台灣,而空中巴士沒有台灣高階晶片,等於是廢鐵。
一場俄烏戰爭,又迫使這個世界回到二戰時候,美國與歐洲民主國家聯手對抗納粹,只是,納粹被中國和俄羅斯取代,簡單說,這場對抗就是民主與獨裁的對抗,地緣關係的國家被迫必須選邊站。
美韓對台海立場趨向一致
韓國就是最顯著例子,南韓因為文在寅「親中政策」,搞到經濟面臨崩盤,尹錫悅只好趕到美國,表態與美國站在一起,一則為了韓國安全,二來為了拯救韓國經濟。
世界已經分成兩個集團,中共站在俄羅斯這一邊,加上北韓,三個國家同樣師承馬克思,臭味相投,中東幾個產油大國本來就保守封閉,缺乏民主觀念,站在中共這一邊,也是必然,但是,這些國家以利益優先,除了伊朗仇美以外,阿拉伯還是中立國。
美國印太國家同盟逐漸形成,美日韓澳四國,對抗中俄與北韓,隊伍架式擺開,準備給中共迎頭痛擊,台灣剛好是同盟中的核心,中共擴張的前沿,世界局勢走到今天,讓台灣沒有中立的權利,台灣為了自由尊嚴活下去,只能選擇與民主國家站在一起,若還有政客推銷「等距外交」,鼓吹台灣要站在中間,兩邊討好,若不是傻瓜,就是別有居心。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