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專欄】台灣主體意識建立的...

【專欄】台灣主體意識建立的一條彎曲道路

Date:

為取得權力不得不變化的國民黨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這是政治學上常講的一句話。我們看台灣的總統選舉進行過程當中,就可以看到這個現象。由於權力是最好的春藥,所以連國民黨為了奪取大權,也不得不變化,這只要看馬英九去中國回來後,去接機的立委人數沒那麼多,就可以看得出來要附和馬英九的人並不多。但由於國民黨大老文化的影響,年輕人不敢做出正面反對馬的聲音,只能罵在心裡。但看得出來,像侯友宜講台灣不做大國的棋子,在解釋上至少可解釋為:不附和中國與美國。這至少有可能是國民黨與中國要保持距離的一種聲音。

與馬英九相比,侯友宜至少政策上與傳統國民黨由敵中變親中,是有路線上的些微變化。而觀看國民黨的年輕議員們,也有不少人能就事論事,對於目前的中國進行批判,這可以看到國民黨有可能是處於量變的階段之中。當然,這次的總統選舉,可以看出共產黨的介入與國民黨的內爭:陳玉珍與徐巧芯支持郭,其實有人就認為這是中共與馬英九所支持的。而侯友宜是本土議員支持,這是國民黨地方派系支持的緣故。另外,韓國瑜的韓粉也是國民黨內的一個勢力。這麼多的分派分系是國民黨無法掌握中央政權的一個顯現。但地方首長的勝利至少在表面上維持國民黨是一個整體,而實際上則容易在黨內成為諸侯相爭的局面。民進黨內部,看得出來英系與新系有些微的衝突、較勁,但因為地方選舉的失敗,使得整黨團結的氣氛形成,這會使黨內較不願意去把這種矛盾鬧大。

民進黨手段變化的成熟性

這次賴清德說:台灣沒有統獨,只有民主對專制,這可以看出:民進黨掌握話語權,想化解統獨之爭,但在另一方面,又主張台灣不隸屬於中國。這顯然是要使台灣在中華民國的名字下先行整合全國的共識。對此,國民黨會如何反應或反對?就要看國民黨接下來的動作。不過,整體來看,因為習近平的倒行逆施使國民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情結心不甘情不願地漸漸消失,這不能不說是一大變化。台灣要建立以多元文化主義為核心的體制,而建立起台灣的主體意識,顯然因為政治的發展而不斷繞遠路在發展當中。尤其政治常常會走兩步退一步,這是我們必須不斷付出努力,才可能使台灣主體性建立之目標較快達成。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張正修
張正修
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