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專欄】公園變農田 習近平...

【專欄】公園變農田 習近平強推「退林還耕」大躍進歷史重演?

Date:

退林還耕運動

中國最近如火如荼,將所謂綠地與森林改變成耕地的「退林還耕」運動擴張至到全國當中。許多的大招牌上面寫著習近平的話:《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端在自己手中》。這個運動所以產生的緣故,其實是因為習近平的《糧食安全保障》政策的緣故。

糧食危機的呈現

目前全世界的糧食危機正漸漸呈現當中,在2007年以後,因為生物燃料(biofuel)利用的增加、石油價格每桶超過100美元、世界人口增加、氣候變遷、因為住宅與產業開發造成農業用地減少、中國與印度的消費者需求增加…等等因素就造成穀物的價格上揚。近年來,對糧食的需求就在各地引起暴動。台灣最近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上漲其實與全世界的糧食危機也是有關係的。當然,許多國家也都因此而會推動所謂糧食安全保障的對策。

中國怎麼做退林還耕呢?

但問題是:中國是怎麼做糧食安全對策的呢?筆者從最近日本的報導看到全中國現在正把公園、森林等的綠地轉變成種植小麥與米的耕地。譬如在靠近成都中心地區的地方,原本正推動著把錢用在開發大規模綠地公園的建設上,到了半途又將之破壞而轉變成耕地來種植玉米。而且中國也大規模的進行森林破壞,要將之變成耕地。

此外,只要是小麥與米以外的作物也都被廢棄掉,而改變成耕種適合的農作物,譬如廣西種植香蕉的農家還沒有收成就全部被強制廢棄而改耕,使得農家只好透過網路訴苦。在湖南,種植生薑的農家接受到地方政府指示要把生薑改成種成稻米,而造成警察與農家的衝突。

一人決策的模型已然形成

但是許多變成耕地的地方,根本看不出來有認真種植的情況,而種子也看不出有成長的樣子。因為都市化的發展與農村後繼耕種者的不足,習近平強烈要求保護耕地,但是因為他一聲令下,全國就開始擴大耕地。問題就在於,為了達成習皇帝的目標,共產黨政府已經沒有辦法用科學的眼光,聽取專家的意見去增產糧食,這種作法跟毛澤東的大躍進非常相似,《以政治領導專業的政策決定模式》顯然已經完全形成,這個政策實施的結果會如何呢?再過一段時間大概就可以看得出來。但從毛澤東去類推習近平,大概可以猜測:中國開始倒退的日子已經開始。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張正修
張正修
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