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專欄】兩大黨內鬥的起點與...

【專欄】兩大黨內鬥的起點與終點

Date:

中國國民黨中常會於十七日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參選二0二四年的總統,曾任楊秋興競選發言人的曾尹儷質疑,「既早已內定,又何苦算計、捉弄郭董一番?」曾尹儷強調,中國國民黨如果只是要郭台銘的資源,其實更可以開門見山爭取郭董支持,朱立倫主席又何苦設計「明誘暗示」郭董去拚民調並可能被徵召、放任黨內上演兩派力量合演一齣「民主」的初選之爭橋段,讓郭董及支持者以為這次將會有一場公開、公平的徵召選拔賽,殊不知其實中國國民黨早就內定侯友宜。她說,郭台銘到了宣佈前一天跟朱立倫會面前,可能都還深信國民黨主席絕對會提名自己,殊不知從一開始,可能就沒有機會出戰,「看到國民黨市議員、立委參選人,紛紛站上郭董的舞台時,只能說郭董可能還是不諳國民黨的算計布局,替他感到無奈可惜!」

真正引起中國國民黨內鬥的是中國法統勢力不能接受侯友宜,有一位中國法統勢力就公開指責侯友宜是藍皮綠「骨」,事實上其所指的「骨」並非政治上的「骨」,而是血統上的「骨」。在政治上侯友宜一直與綠營對立,怎麼會是「綠骨」。然而在血統上他真的是純種的台灣人,因為父母親都是台灣人。人民直選總統之後,除了李登輝是先當了總統才變成總統候選人屬例外,其他的總統候選人還沒有出現過純種的台灣人,侯友宜算是第一個,中國法統勢力抵制乃意料中事。

綠營已整合 藍營內鬥才開始

一個月前,有媒體採訪藍營政治學者,分析總統大選的選情,該學者認為,勝負的關鍵在於雙方內鬥受創的程度,該學者分析,中國國民黨要產生候選人,必定歷經慘烈的內鬥。民進黨雖然已經產生總統候選人,但蔡英文還是會追擊賴清德,雙方的內鬥勢必免不了的,而受傷較輕的那一方對選戰較有利。

台灣的學者距離群眾太遠,難免出現紙上談兵,那位藍營政治學者在理論上是分析得很正確,兩大黨都面臨內鬥的問題,可是沒有看清楚時機。去年九合一選舉前一天中午的一場聚會(台獨聯盟主席及幾位大老也在場),有人要筆者評估第二天選舉的結果,筆者回答,民進黨挫敗,其原因很多,其中一項就是內鬥。

選前筆者採訪綠營基層民眾,發現挺英及挺賴民眾並沒有和解,挺英民眾怪賴清德突襲,使蔡英文措手不及,挺賴民眾怪蔡英文不擇手段,在初選開跑後竟然還在修改規則及時程。最讓筆者感到緊張的是有不少挺賴民眾(與賴清德無關)認為九合一選舉若是民進黨大勝,蔡英文氣勢就高漲,必定會另推候選人取代賴清德。就是有部分民進黨支持者不希望民進黨贏得九合一選舉,加上民進黨不少政策得罪主流民意,筆者才斷定該黨會輸了九合一選舉。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挫敗,主帥蔡英文氣勢瓦解,真的沒有推人取代賴清德,加上賴清德當機立斷表示要選黨主席,多數與政壇沾上邊的綠營人士屬「西瓜派」,覺得賴清德將成為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一窩風的投向賴清德,使反賴清德人士氣勢崩解。顯然的,民進黨內鬥的隱憂在九合一選舉結束到賴清德接下黨主席這一段時間快速終結,雖然綠營內部也有人反賴清德,但不成氣候。

親藍政治學者分析,兩大黨都為內鬥所苦,總統大選勝負的關鍵端看內鬥受創的程度。事實上民進黨的內鬥在九合一選舉到賴清德接黨主席這一段短時間就結束,但中國國民黨的內鬥,現在才剛開始。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陳茂雄
陳茂雄
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曾任:考試委員、中山大學教授兼總務長、台電公司核能工程師。
學歷: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博士。
學術著作、國際期刊四十多篇。
著有:黑卒食過河、俯仰斯土、一個中國 兩個台灣...等10餘本著作。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