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專欄】全球民主主義衰退與...

【專欄】全球民主主義衰退與台灣前途的對策

Date:

國家的分類

The Regimes of the World Classification這個機關對於世界的民主主義之實施狀態做了研究,並對之加以分類。該研究機構把世界 177 個國家分成四類,如果從民主主義較高的層次往下分類,則可以分成:(1)自由民主主義國家(真正的民主主義國家) ,(2)民主主義國家(最低限度的民主主義國家),(3)選舉專制國家(雖然有選舉,但是是實質專制的國家),(4)封閉獨裁國家(獨裁國家)。 在 2021 年的階段,G7各國與韓國、澳大利亞等 34 個國家是屬於第一類型,印尼、墨西哥、巴西等 55 個國家是屬於第二類型,俄羅斯與土耳其等 60 個國家是屬於第三個類型,中國與緬甸等 28 國是屬於第四類型。

第一類型與第二類型的差異,一般人不容易懂。由於第一類型與第二類型都是民主主義國家,因此實施有公正透明的選舉是必要條件,但第一類型的真正民主主義國家要加上如下的條件:擁護個人與少數派的權利、法律之前人人平等,透過立法與法院來制衡權力。

如果按照時間的系列來看上述這些數據的話,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如下兩點:被分類為第三類型與第四類型的專制主義國家在增加當中,而在第一類型與第二類型的民主主義國家當中,屬於第一類型的真正民主主義國家則大幅減少。 第四類型的獨裁國家從 2011 年的 21 國在 2021 年增加為 28 國。本來被分類為第四類型的中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等之外,加入了緬甸、敘利亞、葉門等國家。第三類型的國家在同一時間是減少兩個國家,但第三類型與第四類型的專制主義國家合計增加五國。

國家政治體制變化顯示歷史走向轉折點

因為俄國侵略烏克蘭,所以國際對專制主義國家的批判就高漲。但是從整個世界來看,專制主義國家的增加卻是實際的狀況。在經過 10 年之間,雖然只增加五個國家,看起來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真正的民主主義國家是一貫在增加的,在 2011 年到達 24 個國家,但後來就轉變而開始減少。真正的民主主義國家數目會減少,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受到壓抑,對於權力的束縛也越來越衰弱是真正的主因。因此,伴隨著專制主義國家的增加與真正民主主義國家的減少,民主主義的後退就變成是世界的潮流。 在這種情況之下,台灣的民主發展就變得很重要。

台灣名列真正民主主義國家但危機深重

台灣被列為第一類型的第11名。不過,台灣雖被列為真正的民主國家,其實是有很多特殊的歷史造成的,舉例來說,在黨國體制的時代,電子媒體清一色是藍色的,陳水扁總統時,它們發揮了超過批判的抹黑角色,而這是讓人們感覺台灣言論非常自由的原因。此外,在民主主義之下,人民如果有不滿,舉行集會遊行的例子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台灣的選民因為歷史的因素,有很多選民對某些政黨的忠誠度非常高,執政的政黨常會以當家不鬧事為理由要求支持者,這就使得政黨的支持者較不願意透過集會遊行來表達政治意見。此外,在野黨由於過去長期掌握政權,因此對執政黨政府的制衡是非常大的,這也是台灣看起來很民主的原因,但卻也蘊藏著外國人較難以理解的危機。

想改變國際秩序的中國

另一點更令人擔心的是,據新華社5日英文報導,中國今年國防費預算約為15537億元人民幣。過去三年,中國的國防預算增幅分別為6.6%、6.8%和7.1%。今年增加為7.2%。中國軍事費用的增加比率雖然較去年不是高出很多,但是它有很多隱藏的軍事費用,只要中國內部沒有變化,那它想要主導國際政治的野心是不會變化的。在專制國家增加的情況之下,中國會創造出一個與《用規則來進行的國際政治與國際經濟》不同的模式,這個模式可以預想會是以拳頭大小來決定的交易與對談模式。中國現在不只是想要占領台灣而已,它的目的是打倒美國而要成為世界的霸主。因此,在全球化可能轉成《以民主主義國家為中心的多元權力系統》以及《以專制主義國家為中心的多元權力系》彼此抗爭而又有交流的情況之下,中國要一步一步取代美國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而且會使許多國家效仿中國走上專制主義,如此一來,未來的國際政治也就很難安定。因此,台灣必須走上與世界民主國家結盟的道路。柯文哲說:「兩岸和平,台灣自主」,台灣沒有人不要和平,但是台灣要和平,這不是掌握在台灣人的手上的,而台灣如果不與世界民主主義國家結盟而說要自主去找到和平,那無異是癡人作夢。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張正修
張正修
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