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專欄】中國國民黨的架構崩...

【專欄】中國國民黨的架構崩解

Date:

權力與腐化是一體的兩面,有了權力,必定腐化,正常的民主國家會出現政黨輪替,因為執政黨掌握了權力,就會腐化,所以被選民唾棄,在野黨因而上台,新上台的政黨當然也進入同樣循環的政治生態。可是讓選民感到驚訝的是民進黨似乎不會進入政黨論替的循環,該黨做得再爛,似乎不會被替換,這一點值得政界研究。

民進黨於二0一六年首度完全執政,氣勢如虹,可是在二0一八年面臨第一次期中選舉,卻全面崩解,連可以躺著選的地方都選到躺著,代表該黨被主流民意唾棄,中國國民黨也準備班師回朝,可是二0二0年的大選,中國國民黨卻連邊都沒有摸上,其他小黨都還不成氣候,沒有能力成為執政黨。很多人認為民進黨之所以能反敗為勝,是香港「反送中」所造成,事實上香港的群眾運動早就有了,以前都沒有撼動台灣的選情,為何二0二0年就撼動台灣的選局?

二0二0年的總統大選,若是中國國民黨依循制度產生總統候選人,民進黨必定失去江山,只是中國國民黨由法治社會退到人治社會,打亂整個政黨,該大勝卻變成大敗。韓國瑜剛選上高雄市長,不敢登記總統候選人的初選。而郭台銘根本不是中國國民黨黨員,不能參加初選,該黨若不開後門,依正常程序舉辦總統候選人初選,民進黨必敗無疑,只是中國國民黨拋棄法治,回歸人治,硬將民進黨綁在執政舞台上。

以前中國國民黨是一個屹立不搖的大黨,民進黨再怎麼努力,都不能撼動該黨,就算該黨因分裂而失去總統寶座,民進黨執政也是朝小野大,掌握不了立法權。後來卻豬羊變色,民進黨做得再爛,都不會下台,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國民黨以前佔優勢的架構已完全崩解,而第三勢力還不成氣候,沒有能力變成第一大黨。

民進黨要感謝馬英九及韓粉

原來的中國國民黨內部分成由台灣人所組成的地方派系及中國法統勢力,後者具有強烈的政治意識,不認同台灣,抗拒政權本土化,他們相當團結,卻因為人數太少,在選戰方面,不要說掀起大浪,連小水波都興不起,中國國民黨真正選戰的主力是地方派系,因為它的樁腳平時就與選民有良好的關係,選舉時會凝聚很多選票。地方派系的特色是只求政治資源,缺乏政治意識,所以政治路線一直跟著中國法統勢力走,連總統候選人都由中國法統勢力安排,然而中國法統勢力會分給地方派系政治資源,雙方合作得很好,民進黨再怎麼努力,都不能撼動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在馬英九當家之後出現大變化,他本來就瞧不起地方派系,當家之後摧毀該黨的基本架構,切割地方派系,後來還掀起內鬥,使該黨的架構崩解,造成雙方都搶政治版圖,且找不到平衡點,尤其是韓粉興起之後,中國法統勢力,更仇視地方派系,民進當根本就不必介入,只等中國國民黨內部互鬥,就可得漁翁之利。

綠營很喜歡罵馬英九,事實上若不是馬英九將中國國民黨的架構解體,民進黨對於完全執政只是一個幻想。綠營也相當厭惡韓粉,卻沒有想到若沒有韓粉追擊該黨的地方派系,民進黨的繼續執政只是一場夢。民進黨若能繼續執政,應該要感謝馬英九及韓粉。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陳茂雄
陳茂雄
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曾任:考試委員、中山大學教授兼總務長、台電公司核能工程師。
學歷: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博士。
學術著作、國際期刊四十多篇。
著有:黑卒食過河、俯仰斯土、一個中國 兩個台灣...等10餘本著作。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