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建畿(福和會常務理事、台灣人權文化協會理事長)
今天(2月14日)我隔壁的芭樂農帶朋友來他的果園玩,看到我只穿一件游泳褲(順便日光浴)在修剪鋸下幾天的樹枝,問我要做什麼,我說粗枝要裁成一定尺寸讓隔壁農戶載回去當次柴火,有些我會用碎木機將它打成木屑鋪在樹旁,因他是彰化地主,就告訴他青森蘋果不用農藥栽種的故事,讓他們知道無毒農法的重要。他太太用台語說她是外省第二代,媽媽是台南人,我立刻糾正她應該說自己是台灣人第二代,這樣台灣就可以不分族群,先來後到,都是台灣人,大家共同為打造台灣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正常國家團結努力!我告訴他們要去參觀台灣歷史博物館,尤其是台南400這個歷史性的一年
看看400年前從荷蘭人在1624登陸台南那一刻,台灣已經活躍在國際舞台,館裡展出的一幅荷蘭牧師在西拉雅教堂為剛出生的西拉雅嬰兒施洗的油畫讓我們回到400年前的時光隧道,你會發現我們的老祖母還蠻時髦的!
臨別他不斷說“跟你聊天很對味,謝謝!”
這就是機會教育,從現在起讓我們都來向素昧平生的人說故事,只要她們願意聽各位“阿伯,阿姆”說兩句,就有機會讓台灣的本土文化傳承下去,台灣意識也就這樣建立起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