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向子期專欄】你相信你的直...

【向子期專欄】你相信你的直覺嗎?

Date:

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在沒有掌握全部資訊的情況下做出決定——無論是危機期間的瞬間決定,還是接受新工作等重大人生決定。在這些情況下,我們常常發現自己依賴直覺,希望我們的潛意識知識能幫助我們選擇正確的道路。您是否根據直覺做出決定——或者這實際上是“錯誤直覺”? Rachel Fairbank發表在最新一期《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的<你能相信你的直覺嗎?直覺的利與弊——科學研究>( Can you trust your gut? The pros (and cons) of intuition—according to science)指出,直覺是在沒有明顯的理性思考和推理的情況下獲取知識或做出決定的能力。長期以來,直覺一直被認為是某種近乎神秘的東西——它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但我們無法定義它,更不用說量化它對我們到底有多大的幫助。(For a long time, intuition has been thought of as something almost mystical—something that might be good or might be bad, but that is nonetheless beyond our ability to define let alone quantify how much it really helps us.)
儘管直覺一直很難定義和研究,但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更好地理解它,甚至為它提出新的定義。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員、《直覺工具包》一書的作者喬爾·皮爾森表示:「我 對直覺的定義是,它是我們透過學習和有效利用無意識工具來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定或行動。」正如皮爾森所發現的,有時無意識的資訊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而有時其他無意識的過程,例如偏見,可能會讓我們誤入歧途。
了解兩者之間的差異有助於做出正確的決定。

直覺的好處
皮爾森解釋說,總是依賴直覺是不切實際的,但在某些情況下,直覺可以幫助我們利用可能超出我們意識範圍的模式來做出更好的決策。皮爾森說: “當你必須快速做出決定,而訊息又模糊不清的時候, 直覺 就最有用。”
關於冰島直覺藝術的《InnSæi》一書的作者 Hrund Gunnsteinsdóttir對此表示同意。她將直覺描述為「一種具體化的知識」——這意味著它通常由我們的身體反應(例如不安感或正確感)驅動。這些感覺可能非常微妙,並且是由無意識的知識塑造的,例如我們環境中的線索或我們以前遇到的資訊模式。
依靠直覺可以幫助理解令人困惑的情況,通常是透過發現表面上並不總是顯而易見的模式。 「非常直觀的決策策略實際上可能非常強大,因為它們可以放大正確的訊息,」柏林國際應用技術大學工商管理教授 Florian Artinger 說,他的研究重點是決策。
阿廷格說,他在商業世界中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決策以兩種方式之一做出:要么由在某個領域經驗豐富且知識淵博的人憑直覺做出,要么經過廣泛且耗時的分析做出決策。
這兩種策略都是有效的,但在適當的情況下,直覺決策可以更快地做出,使用更少的資源,甚至得出最好的決策。阿廷格說: “如果 你擁有專業知識,你的直覺很可能會提供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這尤其適用於商業決策,例如是否進入新市場或根據客戶回饋修改產品,在這兩種情況下,用於做出決策的資訊往往有限。
直覺思維的缺點
然而,正如皮爾森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使用無意識的資訊可能會讓我們誤入歧途,他把這種情況稱為 「錯誤直覺」。
例如,皮爾森發現,我們的直覺的準確性可以由我們的內在狀態塑造,而強烈的情感,如焦慮或壓倒性的幸福,往往會淹沒原本可以引導直覺的更微妙、無意識的線索。因此,如果你害怕鯊魚,這種恐懼可能會壓倒鯊魚襲擊在統計上非常罕見的證據。
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心理學講師達雷爾庫克森 (Darel Cookson) 表示,直覺錯誤的另一個主要例子是過度依賴直覺思維和陰謀論之間的聯繫,他的研究重點是陰謀論信仰。
正如庫克森所指出的,我們傾向於有兩種思考模式:一種是分析性較強的風格,另一種是直覺性較強的風格。分析性思考往往較慢但較準確,而直覺性思考較快但較容易出現認知偏差。就陰謀論而言, 「有時 讀到某些內容並妄下結論比對所展示的資訊進行更批判性或分析性的思考更容易,」庫克森說。
直覺的另一個陷阱是,當一個人超出自己的專業領域時,這可能會導致他們在嘗試做出直覺決定時判斷失誤。皮爾森指出,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史蒂夫喬布斯,他經常依靠直覺在商業和科技界取得巨大成功,但他卻尋求替代藥物治療胰腺癌,一些專家推測這可能是導致他過早死亡的原因。
你能更好地運用你的直覺嗎?
儘管直覺很難定義,但事實證明有一些一般規則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皮爾森將其歸結為五個主要規則。為了幫助記住這五條規則,皮爾森想出了縮寫詞「SMILE」:
1.自我意識:保持對自己情緒和身體狀態的自我意識-當內心狀態受到焦慮或欣快等強烈情緒的影響時,避免使用直覺。
2.掌握:僅在你已掌握知識的領域運用直覺。
3.本能與衝動:體認直覺與我們的本能和衝動並不相同。本能是根深蒂固的行為,例如恐高或厭惡難聞的氣味,而衝動會導致人們將對上癮事物的渴望與直覺混淆。
4.低機率事件:當遇到低機率事件時,避免使用直覺,例如遭遇飛機失事或中獎的機率。正如皮爾森所指出的,人們確實很難理解機率,而與低機率事件相關的情緒,例如害怕被鯊魚襲擊,或者希望中彩票,往往會壓倒直覺。
5.環境:認識熟悉的環境在磨練直覺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我們的直覺通常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發展起來的,例如工作場所或家中。轉移到不同的環境,例如搬到不同的城市或開始新工作,可能會使獲取潛意識直覺變得更加困難。
庫克森也指出,你可以同時使用分析性思考方式和直覺性思考方式。例如,您可能會運用分析性思考來想出複雜問題的潛在解決方案,然後依靠直覺做出最終決定。
透過了解直覺的局限性,並以分析性思維進行補充,您最終可以做出更好的決策。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