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灣民俗【台語學問大】「伸勻」伸懶...

【台語學問大】「伸勻」伸懶腰、「裎剝剔」非「燙肉體」

Date:

尋找正確台語書寫,不能只靠發音找字,如果你想從發音正確找到字,多數時間找不到,而且會製造很多語言笑話。

例如,你有剩餘的金錢嗎?台語寫成「剩錢」,這個「剩」字屬於中文,並非台語,所以寫這個字並不正確,一個人身上有餘錢,台語漢字應該寫成「伸錢」,一個人有餘地,生活空間夠大,身體可以伸懶腰,台語寫成「伸勻」,如果空間太小,根本無法「伸勻」,所以用錢有餘,當然是「伸錢」。

有錢人作風小氣,台語要怎麼寫呢?教育部說,「凍霜」或「凍酸」,我認為太奇怪了,中文小氣書寫就是「吝嗇」,這兩字台語發音就是「凍霜」,中文和台語漢字系統共用,發音不同而已,台語根本無須迴避。

有一句台灣俗語,「吃魚吃肉,也著菜甲」,這個甲字,很顯然不對,正確的字應該寫成「介」。

所以只靠發音線索,無法找到正確台語字,前天看到「燙肉體」這三個字,台語意思是沒有穿衣服,一個人不穿衣服,不只是怕熱,或為了表演。但是,不穿衣和把肉體燙傷,根本兩回事,這就是根據發音找字的離譜了,真正的台語不穿衣,中文就是「裸裎」,所以應該寫成這樣子「裎剝剔」,把身上衣物剝光的意思,可見台語很高明,絕非租俗語言,很多人習慣用「燙肉體」,發音也不對,「肉體」的台語發音與「剝剔」,天差地別,但是,大家習慣將錯就錯。

台語發展數千年,屬於古老語言,從春秋戰國時代,後來在古越國保存下來,很多用詞確實很古典,例如描述人手工編織出來的袋子,台語發音「佳只」,但是,不能就寫這樣的文字,古代的袋子,民間通常利用蘆葦編織而成,所以「佳只」真正正確的寫法是「葭織」,「葭」是蘆葦草的一種,用蘆葦草編織出來的袋子,所以稱呼「葭織」,今天台灣大甲地區也用藺草編織草帽,早期還外銷到日本,替台灣賺了不少外匯,藺草就是蘆葦的一種。

台灣的「葭織」已經被機器編織取代,材料變成塑膠,利用各種顏色編成手提袋,受到民間喜愛,被稱為台灣LV。
最後來談「賭博」的台語書寫,很多人把賭博寫成「博筊」,教育部編也使用這個字,但是,前天看到一位台語專家說,這種寫法不對,賭博的正確書寫是「博窖」,他說地窖的窖字,才是賭博正確寫法,例如台語稱呼賭博地方是「窖間」,因為屬於隱密行為,必須藏在地下,所以用「窖字」,如果用「筊間」,就奇怪了,不知看倌見解如何?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洪博學
洪博學
曾任報社總編輯、國際公關公司主管,著作有「蔣介石支持台獨」、「籠蛇爭霸中國」等書,現為自由作家。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