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是愛情的節日。 2 月 14 日,是一年中情侶們向另一半贈送禮物和表達謝意的最多的日子。一顆心形的熱氣球在白雪皚皚的土地上空翱翔。每年的 2 月 14 日,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在情人節慶祝浪漫的愛情,但歷史學家表示,這個節日的真正靈感可能來自於慶祝生育能力的節日,或者是對烈士的處決。(Some say it began as a wild pagan festival. Others blame Chaucer. But who is Saint Valentine and why do we celebrate him?)雪倫康布斯Sydney Combs發表在最新一期《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的<情人節並不總是關於愛情>( Valentine’s Day wasn’t always about love)指出,有人說它原本是一個狂野的異教節日。其他人則指責喬叟。但是聖瓦倫丁(Valentine)是誰?
關於情人節的許多事情是眾所周知的。手寫卡片、心形巧克力和紅玫瑰都是年度傳統的主打商品,在任何便利商店都能輕易認出。
然而,關於這個節日的起源,許多細節仍然是一個謎,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細節逐漸被遺忘,並隨著浪漫主義者重述歷史而改變。這個節日不僅有著相互競爭的起源故事,而且至少有兩位不同的聖人可能以它的名字命名。以下是我們實際上對情人節了解的情況。
我們為什麼要慶祝情人節?
情人節的靈感是來自一場聚會、處決還是一首詩?歷史學家也不確定。
情人節最早可能的起源故事是異教節日牧神節。這個節日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二月中旬舉行,以慶祝生育能力。男人們會脫光衣服,並獻祭一隻山羊和一隻狗。然後,年輕男孩會從獻祭的動物身上撕下皮條,並用它鞭打年輕女子,以促進生育。
牧神節非常受歡迎,是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合法化 150 年後仍在慶祝的少數異教節日之一。
當教宗格拉西烏斯 (Pope Gelasius) 在 5 世紀末掌權時,他終止了牧神節。此後不久,天主教會宣布 2 月 14 日為紀念殉難的聖瓦倫丁的節日。
據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歷史學家諾埃爾·倫斯基稱,牧神節“顯然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節日,即使在基督徒試圖禁止它的環境下也是如此。”在接受 NPR 採訪時,倫斯基推測這個節日是為了取代牧神節。 「因此有理由認為,基督徒可能會說,好吧,我們就把這稱為基督教節日吧,」他說。
情人節是如何成為浪漫的節日?
除了名稱之外,這些節日與我們現代浪漫的情人節概念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根據一些傳說,情人節的真正起源要等到一千年後才出現。堪薩斯大學教授傑克·B·奧魯奇認為,詩人傑弗裡·喬叟是第一個將情人節與浪漫聯繫起來的人,他創作了詩歌《鳥類議會》。
奧魯奇認為喬叟將情人節與浪漫聯繫起來可能多半是偶然的——情人節大約是歐洲鳥類開始交配的時間。後來的詩人,包括莎士比亞,都追隨喬叟的腳步,幫助創造了我們今天所擁有的浪漫主義內涵。
聖瓦倫丁是誰?
據估計,世界上有超過 10,800 名聖人,其中有 30 多名瓦倫丁 (Valentine),甚至還有幾名瓦倫蒂娜 (Valentina)。有兩位情人節聖人脫穎而出,但都沒有涉及感情問題。
兩位瓦倫丁有許多相似之處,導致一些研究人員懷疑他們是否是同一個人。兩位瓦倫丁都是殉道者,於西元三世紀被羅馬皇帝克勞狄斯處死。據稱,儘管時間相隔數年,但兩人均於 2 月 14 日去世。
第一位瓦倫丁是一位在羅馬迫害基督徒期間被捕的牧師。當被帶到皇帝面前時,瓦倫丁拒絕放棄他的信仰,因此被軟禁。囚禁瓦倫丁的家主向神父挑戰,要求他展現上帝真正的力量。不久之後,瓦倫丁使一位盲人女孩重見光明,整個房子也改變了。當奇蹟和皈依的消息傳到皇帝的耳中時,瓦倫丁就被處死了。
第二位牧師,特爾尼的主教瓦倫丁也是奇蹟創造者。一位學者以治癒身體殘疾的能力而聞名,他派人去請主教治愈他唯一的兒子,因為他的兒子無法說話,也無法伸直身體。經過一夜的祈禱,主教治癒了男孩,這個家庭和來訪的學者都皈依了基督教。此後不久,主教因其行奇蹟而被捕,並因拒絕皈依異教而被斬首。
人們如何慶祝情人節?
第一張情人節賀卡可以追溯到 1415 年,當時奧爾良公爵被囚禁在倫敦塔,他給妻子寄了一張賀卡。在美國,情人節卡片直到獨立戰爭時期才開始流行,當時人們養成了給心上人寫手寫便條的習慣。直到 20 世紀初期,人們才開始大量生產節日賀卡。
儘管情人節在全球越來越受歡迎,但在印尼、沙烏地阿拉伯和馬來西亞等國家,情人節仍然沒有被廣泛慶祝。在大多數國家,這個節日與他們的宗教信仰相矛盾。然而,一些國家出於政治原因抵制情人節。在印度,一些保守政黨反對情人節,因為他們認為這個節日宣揚西方價值。
無論您是否慶祝情人節(出於選擇、命運或其他原因),我們愛的能力已經將人類聯繫在一起幾個世紀了——從羅馬人到今天。當然,我們可能不再用祭祀的獸皮鞭打彼此,但我們都喜歡款待我們所愛的人(並被所愛的人款待)。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