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廟口有「廟口因果」,長福橋上有「橋上文化」;「廟口因果」,已在前章寫出,本章主述「橋上文化」。而做為一座「因果大廟」之前,橫跨在悠悠三峽溪上的「過渡大橋」,長福橋到底可以呈現出一番什麼「橋上文化」呢?
鐵口先仔、陀螺先仔、胡大仙,都在長福橋上擺攤。三個攤子屬性相異,意義卻相同,殊途同歸都在排解人生難題,提升生命價值。鐵口先仔擺的是傳統相命攤子,一張鐵嘴足以化解各種世途愁苦,而博取些微相命費;陀螺先仔擺的是童玩陀螺攤子,一雙巧手抽打得各種大小陀螺,恰如世人不停忙碌旋轉,而博取幾個打賞錢。科技新貴,癌癒重生的胡大仙,擺的是露天電腦網咖攤;以「人生歸零,命運重來」為號召,運用「境由心生,心隨境轉」的影音顯現,透過最新科技設備,可讓大家來一趟「世途之旅」,或「史道之旅」的「時空網遊」;然後,顧客至上,燒製成一片方便隨身攜帶的「雲端光碟」為賣點。
此日,三峽某瘋子來了,他是心靈打結,前來尋求胡大仙「解套」的。林主任、陳老師、櫻井夫婦也來了,他們是憑弔過一趟櫻井茂夫之死,意猶未盡,前來透過「時空網遊」,憑弔其他日治年代遺跡的;於是,某瘋子便跟他們點選了幾杯「電子飲品」,一邊聊天憶舊,一邊等候櫻井先生「網遊」回來。哪知櫻井先生那杯日東牌「阿薩姆」老茶,也許是被胡大仙羼入過量「貓尿酸蛋白」了,戴著MR遊鏡的櫻井先生,突然不斷從緊握著感應器的手,透露出激烈翻湧的「歷史情緒」。
大家不禁一陣緊張,怕他承受不住歷史的沉重,會死在這趟臨老難得的三峽之旅,趕緊想盡各種辦法,商討出一系列「解套」之道。本章,我依據以下相關資料,希望能營造成上述「浮世繪」的情境,演繹以下人事物:
一、相關資料
◆三峽長福橋:橋長約86.5公尺,橋寬約15公尺,橫跨祖師廟前的三峽溪,是為左右兩岸之間的徒步通道。橋面古樸寬闊,橋側有兩排小石獅,七座中式涼亭。整體看來,古色古香,可休閒遊憩,可眺覽溪景;假日或廟會,各種攤販聚集,各路遊客不絕,其「橋上文化」恰可與「廟口因果」,相映成趣。
◆三峽拱橋:由日本人設計,起造於日治昭和七年(1932),剛好可跟由台灣人設計,竣工於民國八十一年(1992)的長福橋,形成一甲子日、台兩國橋體美學的差別,或是政治取向的文化比對。此橋有三拱,狀如三虹,晨昏感受各不同,是李樹樹重要選用的畫景之一。◆MR:「混合實境」遊戲,「Mixed Reality」之縮寫。遊戲中,可將「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相互結合,另創造一個新環境的「混合世界」。
◆貓尿酸蛋白:就是生化界,美其名為「好奇心」,含有貓科費洛蒙的「貓尿」。貓尿其臭無比,但其「好奇心」非常旺盛,最想穿透的就是所謂「正人君子」的「道德矯飾」,最想挑逗的就是所謂「道貌岸然」的「野性遐思」。
二、對應的人事物
◆胡大仙:電腦高手,真實的人物,虛構的情節。(姑隱其名,係我借自插角國小之前的一位中年老師為模特兒)
◆鐵口先仔:相術奇準,真實的人物,真實的情節。(不知其名,民國八十年代曾經在長福橋上出現的一位相士,及其相命攤子)
◆陀螺先仔:神乎其技,真實的人物,真實的情節。(不知其名,民國九十年代曾經在長福橋上出現的一位童玩行家,及其陀螺攤子)
◆林主任:真實的人物,虛構的情節。(姑隱其姓名,曾經受過日本教育,精神傾日、思維傾中,係我借自插角國小之前的一位老主任為模特兒)
◆陳主任:真實的人物,虛構的情節。(姑隱其姓名,全程接受民國教育,態度仇日、精神傾台,係我借自熱衷三峽文史的一位年輕老師為模特兒)
◆櫻井先生:虛構的人物,虛構的情節。(係我杜撰出來,扮演日軍櫻井茂夫後代的一位日本老人;他將在後面章節裡,擔任日、台歷史沉澱的重要角色)
◆櫻井夫人:虛構的人物,虛構的情節。(係我杜撰出來,扮演櫻井之妻的一位日本老婦;她將在後面章節裡,擔任日、台人性澄清的重要角色)
(【人神斷面】《鳶山誌:半透明哀愁的旅鎮》第十一章,書寫經驗分享。請待續)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