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5月3日發布美菲雙邊防務準則,以明確的措辭闡述對盟友菲律賓的防衛承諾範圍,審視在各領域出現的威脅以及採用何種形式應對威脅。雙邊防禦準則特別提到在有爭議的南中國海出現的攻擊,包括針對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的攻擊。
據路透社報導,在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推動與美國更新共同防禦條約後,雙方華盛頓簽署雙邊防務準則。這是美菲自1951年簽署共同防禦條約後首次發布具體的防務準則。
目前,菲律賓與中國在南中國海緊張關係加劇,雙方海上對峙時有發生。在過去一年,菲律賓幾十次向中國提出外交抗議,指責中國在南中國海“咄咄逼人”的行為以及針對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船隻的威脅。
根據這些準則,一旦任何一方在南中國海受到攻擊,包括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船隻成為攻擊目標,雙方的共同防禦條約將啟動。
這些準則還更新了對現代戰爭形式提法,包括中國被指責經常使用來強化其主權聲索的“灰色地帶戰術”。美菲雙邊防務準則沒有具體提及中國的名字。
準則說,“意識到威脅可能幾個出現在幾個領域,包括陸地、海上、空中、太空和網路空間裡,以不對稱、混合、非常規戰爭和灰色地帶戰術等形式出現,這些準則為兩國在常規和非常規領域建立混合作戰能力指明了方向”。
準則重申,如果在太平洋,包括南中國海的任何地方對美菲兩國公共船隻、飛機或武裝部隊,包括海岸警衛隊,發動武裝攻擊,1951年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第四和第五條款的共同防禦承諾將因此啟動。
美國國防部表示,這些準則旨在強化美國和菲律賓“在不斷變化的安全環境中的聯合威懾”,目標包括重申“美菲共同防禦條約”應對當前和新出現威脅的相關性;在同盟框架內培養對角色、使命和能力的共同理解,以因應地區和全球安全挑戰;推動雙邊安全和防務合作所有領域的共同努力,以持續聚焦主要的地區安全關切;指導防衛合作的優先領域,應對共同關切的常規和非常規安全挑戰。
這些準則還提及將防衛能力現代化,包括密切協調推動菲律賓國防現代化,包括通過完成安全領域援助指導方針,確定優先的防禦平台和部隊組合,以“強化聯合威懾和抵抗脅迫的能力”;優先採購來自美國的項目及菲律賓國防採購和資助計劃的互操作性防禦平台;擴大非裝備防禦能力建設的投資,包括通過教育和培訓交流、演習和其他操作性活動。
這些準則還包括深化雙方互操作性,令雙邊演習和活動圍繞改進抗擊對任何一國的武裝攻擊及太空和網路空間威脅的綜合能力,同時擴大演習的範圍、規模和復雜性;擴大海上安全和海域意識的合作,包括通過持續的聯合海上活動,包括但不限於聯合巡邏;深化“加強防禦合作協議”(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 EDCA)下的合作,以強化互操作性戰力,包括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強化設施的聯合使用、提升進一步的海上安全、海域意識及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能力,以及美軍輪調進入兩國商定基地。
另外,美菲將擴大對兩國和平與安全威脅早期指標的資訊共享;與其他部門和機構合作,努力達到即時資訊共享,深化美菲聯合行動和業務協調能力,並磋商兩國保護機密國防和軍事資訊的政策、做法和程序,加強資訊安全。
專家分析,這些準則向中國針對菲律賓的海岸警衛隊的威脅發出了一個警告,將會令中國三思。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