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灣民俗《詩寫台灣》 月世界的前世...

《詩寫台灣》 月世界的前世今生(一) --泥岩未裸露前,高雄月世界是一片綠野青山

Date:

光禿陡峭奇山崗,
寸草不生野荒涼;
雨沖土軟乾如石,
月照荒山土反光。-〈月世界〉

寫在「月世界前世今生」前面:

高雄田寮月世界,是台灣著名,也是國際性地質景觀。近年來,海內外遊客漸多,月世界地形地區的人文歷史、地理生態與民俗文化,皆漸受學者和文史工作者的關注和報導。有人願來田寮偏僻荒山研究報導,在地人自是感謝。

可惜因鄉人大多外遷,很多報導者,缺乏實地生活經驗和實地深入調查探訪,而有很多不知、誤解和錯誤者,也有不少是無中生有的。

筆者是田寮月世界荒山子弟,從小在月世界荒山裡長大,南師畢業曾回家鄉任教3年,近年陸續發表和簡報所探討的高雄田寮地方學。

今試以在地人實地生活的了解和多年追尋,把我所知道的「月世界的前世今生」,陸續分項作詳細或大略的記寫、保存和澄清更正。這是我十多年來,研究寫作高雄、田寮地方學的一部分。

田寮崇德的泥岩地形在地人叫「白崩坪」,日治時代開始叫「月世界」,「月世界」也已成為泥岩光禿地形的泛稱。

古人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同樣的,今人不見古時月世界,古時月世界依舊照今人。

月世界泥岩光禿險奇白崩坪地形,不知已存在多少千萬年。

月世界的兒女們,祖先是什麼時候開始看到這些光禿泥岩?什麼時候,開始稱這些光禿陡峭崩裂山丘山坪(山坡)叫「白崩坪」?又是何時開始稱這些光禿白崩坪叫「月世界」和「太陽谷」呢?

月世界的荒山子弟們,世代生活在光禿白崩坪荒山環繞下,如何在白崩坪旁邊綠地平野山林,耕墾定居生活?一代一代如何與泥岩白崩坪和平共存?

高雄大崗山後田寮,約有四分之三土地,是光禿陡峭崩裂,不能耕種的的山崙、山坪山區,在地人都叫做白崩坪,現在都叫月世界地形。這些泥岩月世界白崩坪,在夜晚有明月的月光照射下,都會反光。

1940.1.31日文《高雄新聞》報導田寮「月の世界」風景剪報。劉天賦 呂自揚提供

「月世界」地名的由來,根據已知資料,最早是日治時代,約1939-1940年,日本人開始稱高雄田寮崇德村,一處白崩坪山坪、山谷,取地名叫「月の世界」,台語叫「月世界」。現在,「月世界」也已成為台灣泥岩光禿崩裂地形的泛稱。

月世界泥岩光禿地形,英文Badland,意為「劣地」,日治時代學者開始稱之為「惡地」,在地人是叫「白崩坪」,不叫「惡地」。

臺灣西南部光禿崩裂的白崩坪地形,北自臺南玉井、左鎮、南化、龍崎,南至高雄的內門、旗山、田寮到燕巢,長約35公里,東西最寬約10公里(如附圖),皆屬低山淺山丘陵,平均海拔約100公尺。以約位於南北中心點的田寮「月世界」為代表。

台灣西南部台南高雄典型月世界地形(紅色劣地)分布圖 顏金良1981製圖。呂自揚提供

月世界地形的地質,地理學稱作泥岩,也叫青灰岩、白堊土。泥岩的泥土堅硬乾燥貧瘠,地形陡峭崩裂,不長草木,不能耕種。英文叫「Badland」,其義可譯為「劣地」。

日治時代,約1930年代,泥岩白崩坪地形,開始被譯稱為「惡地」。所拍「惡地」的相片,是在台南龍崎的山村。
一般學者、文史工作者和寫作報導者,都沿稱這片月世界泥岩地形為「惡地」。

事實上,我們田寮月世界在地人,世代從小都以台語(福佬語)叫這些光禿崩裂,不長草木的山崙、山丘、山坪(山坡)為「白崩坪」,白崩坪的泥土叫崩坪土,也叫海銀土,沒有人用台語說叫「惡地」,也說不順口。

不過,五十年來,因農更困苦,田寮人口外遷,年輕一代,也已漸多忘記或不知「白崩坪」的地名了。

而且,月世界泥岩荒山,只是光禿陡峭,不能耕種,出入不便而已,月世界崩坪土無毒無害,並無什麼「惡」可言。

雨水沖刷田寮月世界地區山崙,上面沙礫土淺的地方,開始流失崩塌,泥岩開始裸露出來,逐漸擴大成為白崩坪。呂自揚攝影

田寮月世界的光禿地形,已是台灣著名和國際性著名地質景觀,大可不再稱為「惡地」(很希望能改取一個合台灣本土美好地質景觀的新地名)。

地理學者以田寮「月世界」東邊,古亭坑村的光禿泥岩為樣本,取名廣大月世界泥岩為古亭坑層。

泥岩白崩坪未裸露前的月世界,是大片綠野青山。月世界荒山世代子民是在泥岩未裸露的土壤深厚的平野、山凹綠地上,耕墾生活,與「月世界」荒山和平共存。

日本時代台南龍崎白崩坪山村相片,.約1930年代,開始稱南部泥岩白崩坪地形叫「惡地」 呂自揚提供

大崗山後,台南高雄廣大泥岩淺山丘陵,在悠悠千古,千古悠悠,不知多少千萬年前,光禿泥岩的白崩坪尚未裸露之前,地面上都堆積有一層或深或淺的黃褐色礫石層。這礫石層風化成黃褐色砂礫土後,皆生長有青翠雜草樹木。

也就是說,泥岩未裸露之前,這一大片月世界淺山丘陵,都是長滿各種台灣本土原生種野草樹木的綠野青山。這從較近才開始裸露擴大的山坪相片,即可看得很清楚。

這些泥岩面未裸露的地方,土壤淺的山坪,土質貧瘠,只能生長雜草樹木。那些土壤深厚的平野、山凹、山坪,卻都是長有茂密草木的綠地,皆可耕墾栽種各種植物農作物,包括五穀、樹竹、水果。

田寮南勢湖呂家200年土角紅瓦古厝空照圖。世代居住月世界荒山的田寮人,都是在的山凹平野山林綠地,耕墾建屋定居,與白崩坪和平共存。齊柏林1994攝影提供 呂自揚提供。

台南高雄月世界荒山地區,原來皆屬原住民番社領域,曾在這片月世界土地居住的原住民、在東寧王國和清康熙時就進入的漢人,和清代雍正乾隆時開始,依規定向平埔原住民社番,典買可耕種土地來耕墾定居的眾多漢人(或改漢姓平埔族),便都在這些可耕墾栽種的平野、山凹、山林綠地上,靠雙手挖土飼囝大漢,來一代傳衍一代。

月世界荒山子弟,一代又一代,都是與住家綠地周圍的白崩坪,和平共存,不是靠月世界荒山為生。

「今不見古時月,今人不見古時白崩評」,台南高雄廣大泥岩山區,是那地方的月世界白崩坪最早裸露,應是上百、千、萬年前的事,不會有人知道,也無從查考。若有人說是田寮某地方的白崩坪最早裸露,那是胡說八道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呂自揚
呂自揚
高雄月世界田寮人,台南師範,高雄師院。河畔出版社主編。1979編著「歷代詩詞名句析賞探源」,被抄襲盜印數百萬冊。 2014著《打狗阿猴林道乾》,論證明代海盜林道乾未到台灣,屏東阿猴社遷自岡山搭加里揚社,推翻四百年歷史訛傳。 《詩寫台灣》以現代四句小詩,廣寫歷史與名山民俗花鳥之美,為四百年台灣寫詩立傳。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