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黃丙喜
這是寧波秦氏支祠的戯台,錦麗的裝飾無非想訴說主人的輝煌。人生如戲,日常即舞台,我們能否樂在其中,高下、當下和台下是三個關鍵的場景。
人的修為真的有高下,差別在於是否活在當下,特別是退休後是否還不甘寂寞,忘不了自吹自擂過去的豐功偉業,又不願安身台下,欣賞後輩表現,老是說三道四,下指導棋。
天下的風景很有趣,像極了宋代大文豪蘇軾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樣的椅子,擺的位置不一樣,就可引發人好多不一樣的喜怒哀樂,再經功名利祿的加油添醋,浮世的高下、當下和台下,說似簡單,但想的明白、看的清透可就不簡單。
必也正名乎!人生活在世間就會有「頭銜」來做身份的定位,這是社會的常態。問題是,頭銜有虛有實。人很難看破虛名,於是,各種言過其實的名銜就出現了。大師、天王、天后滿天飛。有人說:「一人騙萬人,就是大師」,並非無理。
「自我覺醒」在認知心理學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更是中庸哲學的核心。
文明是齊頭的平等,也是真正人生而平等的尊嚴實現。而齊腳平等是為鼓舞人們奮發向上,並鼓勵每人珍惜成功的機緣,多多回饋社會,享受施捨的福份。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