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當商人很沒尊嚴,根本就是政治和社會的夾心餅乾。」三十年前不少大企業抱怨:「平常,賺了錢,民衆說你是奸商;一到選舉,政治人物卻都來要錢。」
三十年前過去了,選舉有了《政治捐獻法》來做規範。選風好一點了嗎?從最近地方議會貪腐頻傳來看,選舉是用大錢堆出來的本質和性質還是沒有多大的改變。
賺,值得別人尊敬的錢
政治人物貪腐都會在工商界掀起不平靜的歲月,也讓不少企業人士成為社會非議的眾矢之的,古今中外皆然。
怎麼辦呢?賺錢是經營企業的基本職責。經營不賺錢,那怕是社會企業或非營利組織都是有虧職守。但更重要的是,賺錢要取之有道,要賺值得別人尊敬的錢。
甚麼是值得別人尊敬的錢呢?在當前聯合國SDGs和國際社會ESG兩大主流價值下,新時代企業倫理的所作所為除了要符合法律規定,也應滿足 21 世紀國際企業倫理和社會道德規範。這個規範是以國際天賦人權公約、國際自然環境憲章和國際商業倫理為前提,進而充份考量公眾效益、公平正義和永續發展三大要件,以追求和諧均衡、互惠互利和誠實信賴的國家、社會和企業三贏的目標。
一、公眾效益原則: 營利是企業存在的根本,企業不能單講義而不談利,否則企業何以存在?企業不是活在真空之中,其營利不是只為股東謀取最大的財富報酬,更要為社會謀求最佳均衡的幸福。
國際社會衡量經濟成長 ,不只考量GNP ,而是Green GNP,也就是把閒暇、分配、就業、社會保障與誰最終獲益、充份就業、環境衝擊及社會福社等都納入企業營運的必要考量。
二、公平正義原則: 如果金錢可以購買一切,這個世界就將成為無人想住的社會。以義取利,公平競爭本來就是商業世界發展的基石,而用金錢堆砌起來的特權則是腐蝕商業生態的毒品。東方社會說的見利思義、不以其道得之、不當得而得之。西方社會說的義利合一、誠實信用、取之有道,都是新時代企業倫理不可或缺的精神。
三、權力均衡原則: 天賦人權是全球跨國企業的勞工權益公約。正向循環效益是全球跨國企業倫理的綠色環境規章,要重視員工的安全、隱私和健康,也不得有雇用岐視和違反新社會契約的情事。環境權力則必須遵守全球環境保護倫理,不得有汚染空氣、水和土地乃至傷害動物的行徑。
送,值得別人稱讚的錢
賄賂是政商關係之癌,有妥善的解方嗎?當然有,只是大家普遍沒有認真地去想過。
「人在監獄,錢在銀行」是企業人一生最悽苦的悲哀。西方的企業倫理決策,針對賄賂提供了雙效的檢驗方法。依照三F要素,一是否符合自由意志(Free will)、二是否符合公平對待(Fair trade)、三是否符合大眾利益(Fortune public)。三個要素經由雙邊分頭檢驗,至少要符合其中兩項,否則,就得放棄,或思考有其它替代選項。
送錢被政商誤視為維繫關係的唯一選擇,出在政治人物被誤認為一定只要錢,而沒有細想去替社會蓋醫院、學校、幻兒園等公共建築,提供教育培訓、弱勢救助等公益獎助學金,乃至幫貧困地區蓋農漁特產加工場和協助行銷等都是一舉數得的義舉。這些送錢就是值得別人稱讚的。
現代企業的社會責任,包括: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責任和慈善責任四大區域,缺一不可,而且唇齒相依。
儒商,迎接新社會契約的時代
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說:「新時代的儒商不僅是個企業家,還關心政治,参與社會公益事情;在發展企業的同時也關心人類文明的進步。現代新儒商精神的兩大層面,一是商人自身的人格修養,在人格上,修高明之行;二是商業倫理正念,在經營中結合立人和立業,見利思義。」
企業家本來就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引擎,有企業家精神又有讀書人風範的儒商歷來也廣受社會的推崇和人們的尊敬。
九合一縣市長選舉剛過,2024總统大選又要來了,你想清楚怎麼賺和送錢了嗎?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