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野夫劈柴〉 仇恨值爆炸神...

〈野夫劈柴〉 仇恨值爆炸神仙難救?──白沙屯媽祖繞路走的隨想

Date:

 

大罷免風潮愈演愈烈,原本信心爆棚的藍委也不自在了,他們或轉趨低調,呼喊賴清德、卓榮泰出面阻停「惡罷」操作,也有人利用春節拜廟、祈求神明加持,帶來正向的「蛇來運轉」!但民進黨立委王義川卻意在言外透露,有民眾擲杯詢問白沙屯媽祖「罷免是否會成功」,沒想到媽祖竟連給三個聖杯云云,網路更瘋傳去年藍委傅崐萁夫婦拿香等白沙屯媽祖大駕,孰料陣頭到臨時,卻火速繞道而行,這背後究竟隱藏何「媽祖顯靈」貓膩?
  
知情的資深黨政記者透露,今年農曆春節,相關知名廟宇抽出的「國運籤」,大致預告蛇年初,國內政治動盪和政黨惡鬥,將會因綠藍的互相攤牌和對撞,而持續帶來社會的紛擾,或可能須俟八、九月後才會出現「大翻轉」云云 ,這或許宣示立法院的牛鬼蛇神,遭遇大罷免海嘯,有特定人會因「德不配位」而被動出局,屆時立法院結構和生態「撥亂反正」,民主政治當然就校正回歸正軌!

南鯤鯓代天府臉抽出國運籤,廟方解籤表示這是下下籤,但在農曆6月後會轉好。圖/截自南鯤鯓代天府臉書

2024年的立法委員選舉,區域立委總得票數綠藍白三黨分別為609萬:540萬:40萬,但為何綠營在113席中只有51席,藍為52席,白為8席,另有2席無黨籍,藍白聯手正是強勢碾壓綠營的巧門。這背後隱藏的正是選制和選區劃分圖利特定政黨的「棉角」。藍營「空手套白狼」就可籠絡白營8席當後盾,綠營手握行政權有豐富資源,為何不進行「綠白合」?關鍵在於綠營早已將「背骨者」列為拒絕往來戶,且賴清德過去因堅拒「肉桶政治」而攀登頂峰,他也不認同運用「非法手段」收買特定立委,這才讓「藍白合」有蠻幹亂搞的極大空間!
  
台北市港湖地區的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的個人仇恨值,有比被視為指標的藍委傅崐萁、王鴻薇、徐巧芯高嗎?她為何蛇年開春陡然被推拱上風口浪尖?她在美國、中國分別有千萬和上億豪宅,有錢就窮凶惡極嗎?其實關鍵在於她個人操作暴露的「心態」!許多在台灣吃香喝辣,卻不認同台灣的紅、藍特定人士,認同中國卻不搬遷到中國過實實在在的生活,反而是家人都往美國跑,購置豪宅是基本配備,「親中反美」把台灣搞垮了,她們早已為自己留了後路,這對許多新世代年輕人,當然是有超強烈的剝奪感,連署罷免她只是剛好而已。

曹興誠宣告,罷免狂潮是「反共保台」、「滅共匪立委」的聖戰!

「藍白亂政」牽扯紅色中國的操作,早已被知名的外國媒體關切和認證,如CNN與費加洛報,不約而同報導藍白亂砍國防、外交預算,將讓賴清德政府有被川普2.0狠K的高風險,「經濟學人」更直白指出,「台灣的政治鬧劇正癱瘓政府」,「正中中國下懷」云云。台灣內部對此當然也引爆空前的民意大反彈,阿扁認證的「台灣新台獨教父」曹興誠就高調宣告,罷免狂潮是「反共保台」、「滅共匪立委」的聖戰,部分藍紅政論咖連日來一再嘲諷、訕笑:「搞仇恨值的惡罷藍委,沒幾個人會中箭落馬,反而是賴清德的民粹操作,會斷了2028的連任之路!」有影嘸?
  
開工後,民進黨中央黨部2月5日指控,藍白聯手刪了行政院5個聯合服務中心99%的業務費,原本編列3689萬5千元,被刪剩36萬9千元,因而相關為民服務的單位,面臨被癱瘓的窘況,在花蓮和台東,甚或連內政部進駐協助災後重建的「花蓮0403地震重建辦公室」人員也將撤離……。花蓮王傅崐萁們瘋狂砍預算,真的會如此對撞花蓮受災人民嗎?背後是否隱藏不可告人玄機?
  
熟稔地方和中央事務的政治咖透露,藍白砍「業務費」,確實相當精準打中了行政院的「七寸」,就如未刪購買汽車的預算,司機的人事費也無法刪除,但把油錢(業務費)刪減,表面上整體刪減比率很小,但你們有能耐扛著汽車跑嗎?但花蓮王們真正的目的,換句話說就是「肉桶政治」的潛規則操作,他們不是不要救災後續作為,而是逼迫中央不要伸手到「地方」為民服務,只要把相關資源、經費轉給地方政府就好,這樣藍營地方大咖不僅可當「過路財神」,更有操作空間,賴政府和卓揆對此卻不上道和不識抬舉,他們當然要砍預算給予下馬威了!
  
「浮起來,你們的海鯤號,只要浮起來,就有錢了!」從反共到舔共,藍委真的內心不會感到愧疚?蔣家父子的「國軍」、「反共」初衷殆無疑義,但目前不少退將卻對「國軍」的仇視,甚或甘冒大不韙砍榮民生養經費,金門立委陳玉珍等大言不慚強調是在監督政府,做該做的事,但除了「認同中國」的同溫層,一般社會公民會認同嗎?
  
反共網紅八炯在花蓮進行罷免連署活動時,連蔣家父子的「反共牌」都拿出來了,竟然也獲得民眾熱烈迴響,這透露地方民意風向正在改變中嗎?在台北天龍國的深藍市場,八炯跟深藍對嗆時,竟然有類中國大媽人士憤怒恚罵:「那些反共的,都是民進黨的人!」罷免潮某種程度見證「深藍反共派」也看不下去了,「媽祖」原本是從中國來的,但如果連「媽祖」對特定藍委也會繞路而走,就顯示台灣民意風潮將「潛龍於淵.逢劫而動」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高天生
高天生
資深媒體人,黨政記者經歷超過三十年,曾任新臺灣新聞週刊總編輯,目前為一介野夫。

專欄

推薦閱讀